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3)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阅读:3833 次 日期:2009-09-03 14:21:44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3)”,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第三节  教材概括与知识的理解

一、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涵义与类型

(一)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涵义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教材概括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概括是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经过程,对一切科学知识的领会均是不可缺少的。在实际教学中,只有通过教材的概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学生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在日常生活和今后的学习中广泛应用这种知识去辨认课题,解决问题。

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首先,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一般因素指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不是个别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因素;本质因素指内在的而不是表面地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这种概括是根据某一现象或某一系列现象的本质方面而进行的,是思维水平上的概括。通过这种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到了事物的内在方面、本质方面,上升到了理性阶段。

其次,理性概括是在主体对感性材料自觉地进行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是通过思维过程而完成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概括,而且应注意使学生形成概括的技能。

再次,在教学条件下,理性的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实现的。没有前人认识的指导,难以确定概括的方向,难以区分出一类事物共有的一般因素,也难以定事物的本质因素,难以获取科学的理性知识。仅有前人认识的指导还不够,科学知识必须通过学生本人的概括作用才能被真正掌握,否则就难以达到与前人经验相应的水平。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