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识记)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理解)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识记)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识记)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识记、理解)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传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识记)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识记)
人的发展涵义;
人的发展特点;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理解掌握)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实践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掌握)
学校教育的内涵;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条件。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识记、理解)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类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解应用)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六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识记、理解)
教育制度的概念;
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制确立的依据;
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及变革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理解、应用)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七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识记、理解)
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作用;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职责、角色和形象;
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学生(识记)
学生的基本属性;
学生的社会地位;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师生关系(识记、理解、应用)
师生关系的概念、特点、类型;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策略。
第八章课程
一、课程概述(识记)
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
课程理论的发展;
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解)
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理解、应用)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第九章教学
一、教学概述(识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理解、应用)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识记、应用)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教学方法(识记、应用)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理解)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理解)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第十章德育
一、德育概述(识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理解)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理解、应用)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理解、应用)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二、知识内容比例:
1.教育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约占20%
2.教育基本理论、观点思想………………约占35%
3.教师与学生………………………………约占20%
4.课程与教学………………………………约占25%
其中识记部分约占25%,理解部分约占40%,应用部分约占35%。
三、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25%
中等难度题…………………约占45%
难题…………………………约占30%
四、试题题型及赋分:
1.单项选择题…………………约占20%
2.判断题………………………约占10%
3.名词解释题…………………约占20%
4.简答题………………………约占25%
5.材料分析题…………………约占10%
6.论述题………………………约占15%
Ⅳ.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下文是《神奇的教育世界》一书中转载的一篇文章“崔永元的两扇窗”。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道出原委: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如何看待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优化?
Ⅴ.参考书目
1.《现代教育原理》.柳海民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现代教育学》(第三版).扈中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