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来源:大连大学招生网 阅读:1730 次 日期:2014-02-26 17:27:47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3年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物流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个省份一本招生)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液压传动”、“工程力学”两门课程为辽宁省精品课程,与奇瑞集团共建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3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教师中有辽宁省教学名师、大连市教学名师各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员1人、千层次人员2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人。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基础、工业设计、物流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车辆工程6个教研室;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机械实习工厂各1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6个,校外实践基地3个。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1个,辽宁省制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培育学科。近几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19项、市(局)级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1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55篇)。

学院现有本科生1258人、硕士研究生31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通好评。近5年来,我院学生以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参加国内的各类大赛,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设计大赛及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等,共获国家级奖项1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省级奖64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先后有8名学生以交换生形式到日本、台湾相关大学学习。

学院的专业特色体现在:与区域经济建设及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教学、实践、生产、创新”融为一体,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课堂教学内容“工程化”、实践内容“工程化”;以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工作室为载体,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校企结合,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机械工程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大工程观念”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交叉特点,工管结合,文理渗透,技术和艺术融合,拓展专业知识面。

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掌握汽车原理、汽车设计、制造和检测方面的基础、专业知识,突出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汽车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等。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和特色:新生入学后,依据学生高考成绩,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分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班)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班。

本专业执行机械基础和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设3个专业方向:1、现代设计与制造方向:主要学习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特种加工、数控加工与编程、机械CAD/CAM等方面的知识;2、机电控制与自动化方向:主要学习机电一体化基础、工业机器人、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方面的知识;3、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主要学习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压铸模具设计、CAD/CAM、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日语强化班)除学习专业知识外,强化日语学习与应用。另外学习大学日语、日语会话、科技日语写作、日语视听、专业日语等课程。学生入学后,从零起点进行日语学习,学时达到900学时(课外强化600学时)左右。聘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上课,并且部分专业课用日语讲授。毕业时,达到国际日语一级或二级水平。学生修满规定的日语学分后,除可获得本专业毕业文凭外,还可取得日语专业辅修证书。

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机械设计、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装备设计、机电控制技术、测试技术以及相应的人文、管理类课程。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企业策划、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专业知识,突出设计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比较系统地掌握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设计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应用、色彩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具有应用工业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市场等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从项目立项到完成过程中的设计表现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包括较强的手绘表达、计算机表达、模型制作、材料加工、市场调研等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透视与素描、设计色彩基础、二维构成设计、三维构成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设计图学、设计力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机械基础、电工学基础、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等。

本专业考生需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需加试美术,不合格者转入其他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物流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知识与应用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种物流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物流装备研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设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装备两个方向,具备物流工程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的基本能力,培养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综合能力强素质高,可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装备研制、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人才。

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物流系统工程、系统规划、技术与装备、信息系统和物流自动化等物流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物流系统各环节的业务运作,了解物流工程相关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的专业技术和组织管理;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概论、物流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材料成型加工、模具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掌握机械制造和材料成型加工及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材料成型过程检测及控制等基本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技术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材料成型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实验、材料成型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和方法、材料成型CAD/CAE/CAM等。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