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体育学综合理论)
来源:宁波大学 阅读:4850 次 日期:2017-11-08 16:31:0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8年宁波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体育学综合理论)”,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科目代码、名称:641体育学综合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

试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知识。

二、考试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与沿革

(二)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3.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

(三)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1.学校体育的结构

2.学校体育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目标

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四)体育课程

1.体育课程概念与类型

2.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体育课程编制

4.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五)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功能

2.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发展的方向

4.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六)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概念及基本特点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

3.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七)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及分类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3.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八)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体育教学设计含义与一般程序

2.体育教学的中观教学设计

3.体育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

4.体育课程教学设计

5.体育教学的实施

(九)体育教学评价

1.体育教学评价概念与类型

2.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与标准

3.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十)课余体育的特点、功能及组织形式

1.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

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3.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

(十一)课余体育锻炼

1.课余体育锻炼特点与原则

2.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与计划

3.现代余暇体育

(十二)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

1.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原则与管理

2.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与计划

3.学生体育竞赛的特点价值与内容

(十三)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

1.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职能与方法

2.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3.学校体育法规

(十四)体育教师

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劳动特点

2.体育教师的类型特征

3.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

4.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十五)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

1.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3.新课程标准的评价

第二部分: 《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机能

1.肌肉收缩的原理

2.肌肉收缩的形式

3.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4.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

(二)血液与循环机能

1.血液的理化特性与生理功能

2.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

3.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

4.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三)呼吸机能

1.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3.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

(四)物质与能量代谢

1.肌肉活动与物质代谢

2.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

(五) 肾脏机能

(六) 内分泌机能

1.激素及其生理作用机制

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

生长激素;胰岛素;睾酮

(七)感觉与神经机能

1.感觉与运动

2.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八)运动技能

1.运动技能的生理学本质

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九)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乳酸阈概念、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十)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十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判

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促进人体功能恢复

的措施

(十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

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 : 《体育社会学》

(一)体育社会学学科的基本属性

1.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社会学属性的认识

2.国内外体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3.体育社会学的学科价值

(二)概念及理论

1.体育社会学中的体育人口、社区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社会变迁、社会分层、

社会控制、休闲体育、体育文化、等基本概念

2.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需求、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体育社会学及社会学相关

理论

(三)体育社会现象解释

1.社会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2.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3.运动暴力的成因解释

4.体育行为形成规律的社会学解释

5.体育文化的特征及价值

6.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现代体育的社会学特征

7.体育在现代化、社会化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邓树勋,王健. 《运动生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