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7年3月,人社部召开会议,要求贯彻落实2016年12月底通过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实际上,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但不少企业却“抱着水缸喊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技工,更缺高级技工,“设备易得、技工难求”。据两会政协委员调查,“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如何补齐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短板、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课题。
【解析】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但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无论通过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高级技工都不可或缺。
一些发达国家为留住高级技工,实行终身雇佣制,有的还推行学徒制。为增加培养力度、减少企业顾虑,政府部门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并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全链条进行机制改革。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对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出发,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促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征。
培养社会尊重技工的氛围。高级技工的获得感,不仅应该体现为物质待遇,更应该体现在社会尊重上。高级技工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社会也才能涌现出更多大国工匠、激发出更多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