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学院及学科专业简介
来源:四川理工学院 阅读:1150 次 日期:2016-09-24 14:16:56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四川理工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学院及学科专业简介”,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化学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5年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化工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师91人,其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教授1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的教师6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0人。化学工程学院还从国内知名高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贡轻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事业聘任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其中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科技成果奖获得者,校外兼职硕士导师10余人。

围绕化学化工技术在化工新材料、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化工安全、制药工程以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开展研究工作。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艺现为省级重点学科。本一级学科下设:化工过程开发/模拟、精细化工、工业分析技术及应用、工业催化、药物合成工程与工艺等学科方向。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第一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是西南地区省属高校中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工专业,在校生2300余人。

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保障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平台,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学院有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工实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点平台,与企业共建了有机氟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与晨光化工研究院联合组建了含氟化学品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近10项,企业委托和其他纵向项目2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9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申请专利50项,获各类成果奖28项。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化工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再生资源化工(化环学院)、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工程(材料学院)等9个二级学科。

经过50余年的发展,本学科已形成精细化工、催化技术与应用、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工过程开发、工业分析与技术、再生资源化工、化工制药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注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以应用技术研究和工艺开发为主,同时重视与生物工程、材料学、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制药工程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形成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促进化学化工技术与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围绕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建有“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催化”、“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了“有机氟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与自贡市共建自贡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形成多学科平台对学工程与技术的支撑。

081701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研究化学工业等过程工业中相关化学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涉及装置的模拟、放大、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坚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化学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学科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胜任化工过程及装置的模拟、放大、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化工过程开发/模拟、 02传质与分离 、03过程强化与节能

3、主要课程

高等反应工程、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集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进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化工、能源、冶金、炼油、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相关行业,从事产品研制、工艺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强化、技术改造、质量检测、分析测试、环境保护和企业管理等工作。

081702 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专业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的面向工业生产的高度综合性专业。化学工艺是研究化学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原理、过程与装置优化设计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化学工艺学科方面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化学工艺学科发展方向,具有从事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药物合成工程与工艺、生物制药工程与技术等生产方面的研究能力,能够担负上述生产中的新工艺、新过程、新装备的开发和放大,设计和操作的优化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有机化工、 02无机化工、03精细化工、04化工新材料

3、主要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集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进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081704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研究有明确应用前景,并可借助催化剂等辅助方法制造化学品,主要涉及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等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化工产品结构与性能关系、制备工艺、产品复配及商品化,以及各类化学品、化学材料及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化学合成、物理化学、化工单元反应及工艺、生物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等。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现代技术、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应用化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现代化工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 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02 工业分析

3、主要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集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进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还可以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081705 工业催化

催化反应技术是化学品、燃料、材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支柱科学技术之一,工业催化是以近代化学和物理为基础,并与材料、能源、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密切联系的理工结合学科,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的催化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反应。

1、培养目标

培养在工业催化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工业催化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绿色催化技术、02催化剂工程

3、主要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集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进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及设计院所、企业集团(如石油化工系统、精细化工厂、制药厂、化肥厂等)从事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设计和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0817Z2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是一门由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交叉结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主要涉及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工程和GMP制度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扎实的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和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生物制药工程技术、02药物合成工程与工艺、03药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结构修饰

3、主要课程

药物分离技术、药物合成工艺与设计、高等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反应器原理、现代制药工艺学、新药研究与开发、现代药物分析测试技术、基因工程及药物、药用高分子材料与现代药物制剂等。

4、就业方向

制药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在药品、食品等企业以及药监部门从事化学药品、生物药物、功能食品和中药的生产、质量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行政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生物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生物工程学院于1983年开始招收发酵工程和食品工程本科,2004年招收发酵工程学术硕士,2011年招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2015年招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院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了以“酿酒工程、调味品酿造、果蔬精深加工、竹材低污染制浆造纸技术”为主的学科特色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及教学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授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6名,企业兼职教师10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4名,高级实验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中国酿酒大师4名,国家级白酒尝评员1名。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项目8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6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3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荣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专利成果产业化6项,实现经济效益60多亿元。

学院建立多个高层次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拥有生物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固态酿造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发酵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四川省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轻化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固态酿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固态酿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态酿造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与发酵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1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紧密结合行业需求,通过 “产学研”合作,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建成了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校企合作中试基地等。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固态酿造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重庆飞亚实业有限公司、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名优企业建立了本科及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2203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生物酶的某些功能,通过代谢调控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来实现为人类生产优质发酵产品。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微生物学、菌种选育、发酵设备及过程控制、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了解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能应用生物、化学及工程等学科的知识,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该学科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1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02发酵代谢调控、03食品生物技术、04废物资源化及治理技术

3、主要课程

现代生化技术、微生物生理与遗传学、微生物酶学、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动力学及生物反应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基因工程原理及制药、生化分离工程、工业过程控制工程。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于生物技术、食品、医药、轻工、特别是在酿酒、调味品等领域的相关高等院校、研究院、设计院、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测试、管理等工作。

085231食品工程(专业学位)

食品工程领域主要包括农产品精深加工、酿酒工程、食品安全工程三个方向。通过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现代农产品加工原理与工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与优化、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与装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发展与规划、食品质量标准等内容。

1、培养目标

本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技术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使学生掌握食品工程领域坚实的食品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食品工程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新产品开发涉设计的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的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维修的能力、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能力;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1农产品精深加工、02酿酒工程、03食品安全工程

3、主要课程

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与优化、现代农产品加工原理与工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专题、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与装备、高级食品化学、食品产业发展与规划、食品质量标准专题、现代企业管理、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物性学、食品功能微生物选育专题、食品工程经典文献研读、食品工程经典文献研读。

4、就业方向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强,社会需求大,将成为未来食品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生产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主要到食品生产企业及工商、质监、农业等政府部门就业,也可在高校、公益性组织和其他与食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产品开发、技术指导、新技术推广与应用、质量控制、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机械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65年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五个二级学科,开设6个本科专业。在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机械制造及其信息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设备与机械、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含高工、高级实验师)2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1人。从国内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聘任了10多名科研水平优异、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四川省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工程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运输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川省阀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过滤与分离创新联盟和过滤分离与净化技术设计研究所、特种技术加工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是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面积65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拥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级项目9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发表科研论文42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9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部级奖项90余项。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02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以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该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过程设备与机械、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等5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服务地方”为宗旨,立足四川,辐射全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以过程装备设计制造为特色,依托学校材料化工、生物食品和智能控制等优势学科群,以中国制造 2025 为引领、四川五大高端产业为导向、成渝区域产业经济为驱动,在节能环保、能源装备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培养面向现代装备设计制造,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质良好和创新实践较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智能制造与数控技术、02现代制造技术及装备、03智能装备与智能车间、04机电传动及其信息化智能化、05材料成型及模具制造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先进制造系统、有限元、CAD/CAM理论及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特种加工技术、传动技术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装备制造业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专用机床驱动控制技术、02工业机器人技术、03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电设备开发、 04管井检测与驱动技术、05特种阀门开发与驱动技术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先进制造系统、CAD/CAM理论及应用、电气控制理论与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制造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系统/产品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创新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机械产品优化设计、02机械产品有限元仿真分析、03 机械产品逆向设计、04 可重构设计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先进制造系统、有限元、CAD/CAM理论及应用、优化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机械装备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0802Z1过程设备与机械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过程设备与机械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过程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多相流技术及应用、02分离与净化技术及应用、03 节能减排与特种设备、04承压设备安全及可靠性保障、05水和废水处理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流态化技术及原理、有限元、CAD/CAM理论及应用、流体力学、过程装备设计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过程装备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0802Z2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过程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装备的检测与控制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过程参数检测与数据处理、02机器视觉与机器人、03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英语、传感器工程学、计算机图像处理、随机信号分析、计算机通信与接口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面向机械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熟悉本领域相关的职业及技术规范,在研究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等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1节能环保装备 以资源节约为出发点,开展过程节能与污染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装备等应用研发。

02承压设备安全及可靠性保障 以承压设备服役安全为目标,开展非金属承压设备检测技术、特种阀门、能源装备设计与制造研究。

03数控技术与工业机器人 围绕“中国制造2025”建设目标,重点开展专用与特种加工技术与机床、智能化过程装备制造研究。

3、主要课程

数值分析、英语、现代设计方法学、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

135108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方向、专业学位艺术硕士)

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产品及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产品设计 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结合艺术和产品,研究各类产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挥。

3、主要课程

艺术原理、艺术设计方法研究、设计形态与构成研究、人机工程学研究、产品设计材料研究、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论、用户体验研究、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技术研究等。

4、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艺术设计、工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一)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以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为基础组建而成,是我校办学历史长、具影响力的学院之一。学院具有一支教学科研并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突贡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3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学院现有教授近20名,副教授近40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为90%以上。学院还从国内知名高校、四川电力科学院等知名企事业聘任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学院拥有完整的专业、学科体系。目前学院设置六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控制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省级科技创新研究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形成了以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及智能控制为核心的学科研究体系。

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平台。建有四川省唯一的“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工程实践中心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实践基地1个,2000年首批列入四川省高等学校电子与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实验仪器设备价值在四千万余元以上。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厅级项目12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 EI收录的期刊论文100余篇;

学院紧密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川南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化工、食品、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几十家大型企业结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已在非线性系统控制、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智能计算、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环境安全监测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相关专业具有近50年本科和12年研究生教育历史,形成了完善的学科培养管理体系。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及电气系统与智能控制等5个二级学科,已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理论、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智能检测与工业自动化仪表、大型设备故障监测诊断技术、控制网络控制技术、工业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优化与控制、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非线性大系统的建模、仿真及优化、机器视觉与电网状态监测、智能云电站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注重解决川南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化工、轻工、电力、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中关键技术问题,与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围绕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有“人工智能”及“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 两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信息与物联网测控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实验室”等,形成了“酿造信息工程”、“装备智能化信息工程”、“桥梁无损检测”及“智能制造”等交叉学科,对控制科学与工程建设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培养目标

本方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先进控制与优化、02非线性理论及应用、03智能机器人、04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最优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原理等

4、就业方向

控制专业属于信息领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非线性系统及其控制、生物信息学等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些年一直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本方向研究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可到从工厂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系统建模、优化、控制等设计等相关的理论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设计开发及工程管理工作。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培养目标

本方向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

2、主要研究方向

01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测试、 02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03自动化仪表、 04计算机测试系统、05环境安全监测。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仪表原理及设计、嵌入式原理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近些年一直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范围比较广,学生可到从工厂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先进仪器设备为支撑的教学、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081103系统工程

1、培养目标

本方向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重点解决非线性大系统建模优化、评估预测;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及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优化和智能控制等问题。

2、主要研究方向

01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 02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 03 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大系统理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程等

4、就业方向

本方向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为: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机关、军事系统等的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工厂、企业、工程项目的生产系统从事设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系统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以及与工业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培养目标

本方向是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等。

2、主要研究方向

01智能计算、02模式识别、 03图像处理、04信号处理。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原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等

4、就业方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在一些高科技企业、科技部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学科特性很强,就业前景较好。 本方向研究生毕业后可到大、中、小型企业,科技部门,高等院校,金融、电讯单位,政府机关等相关领域工作。具体可以从事自动化、系统工程、视频传输及处理等相关的科研、开发、设计、研制、生产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0811Z1电力系统及智能控制

1、培养目标

本专是以智能信息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着重培养从事电力输配电系统的智能检测、智能云平台和故障检测分析及预测评估系的设计开发和系统管理高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智能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2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03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智能计算、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原理、电力控制系统、物联网技术等

4、就业方向

本方向研究生直接为电力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国家或地方电网、高等院校、电力研究所及研究院等部门,从事现代电力系统相关的理论研究、电气产品开发设计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085210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本学科主要针对工程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设有过程控制系统、仿真系统、PLC等实验室。

1、培养目标

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动化工程领域人才的需要,培养注重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研究、开发应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智能控制与系统优化、02智能测试与专家系统、03智能信息处理、04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05大数据与智能电网、06计算机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

3、主要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控制工程、现代信号处理、最优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等。

4、就业方向

控制工程研究生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可在设备制造及生产系统的控制,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管理,航空、航天、化工、交通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等行业,从事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

管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管理学院从1980年开始招生,1983年4月经原四川省高等教育局同意建立工业企业管理系,是省内高校中最早开设管理类专业的系科之一。30多年来,已培养管理类毕业生12000余名。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会计与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企业发展与创新1个;有工程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5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3500余名;拥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工程管理、会计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建筑市场分析与预测),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筑市场分析与预测),校级精品共享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精神,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完善的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员工96人,其中,教师77人,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平台)和7个校、院级研究中心(所)。一个实验中心,下设管理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一个资料中心,所藏图书和期刊涵盖了学院所有专业。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面向社会需求,立足于管理学科前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学科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强、具备相应实际工作能力的特点。许多已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骨干,并有不少毕业生被选送到国外学习、工作。

(二)学科专业简介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是我校重点学科之一,以管理科学、经济学为基础,与工程科学、统计学、数学、教育学等紧密融合,形成了理、工、文、管交叉结合的学科优势。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评估。现有教授29名,副教授28名,其中博士27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指委委员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人选1名,四川省高等学校十佳青年教师1名,自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术带头人7名,四川理工学院高层人才培养计划人选2名;近3年承担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社科基金、60余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省厅级项目0以及80余项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62篇,其中SCI、EI、CSSCI等收录87篇,专著11部。本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依托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四川省旅游局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厅级研究平台和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战略管理研究所,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公司财务研究所、营销科学研究所等7个校、院级研究所。并在泸州老窖、玉龙化工、汇东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建有实训基地。

1、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会计与财务管理

主要研究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具体包括:投资与融资管理理论与实务,成本控制理论与实务,财务预算管理,工程结算及信用管理,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与实务,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等。

02工程管理

主要研究大型工程集成管理方法、工程节能与环境管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工程决策理论方法、工程规划、工程投融资及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工程运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及效率管理、工程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组织协调等。

03战略管理

主要研究战略环境分析、资源和能力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战略变革以及产业战略规划和涉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资源战略、制造战略、成本战略、营销战略、国际化战略等。

04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资源配置、潜力挖掘、职业规划、开发与管理、劳动关系、组织行为、培训开发、激励与绩效;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管理、运营管理、效率评估、要素配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等。

1201Z1企业发展与创新

主要研究企业科技战略与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体制与科技政策、创业管理等。本研究方向在企业管理上突出重视“企业发展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并以“企业的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

3、主要课程

高级管理学、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人力资源与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统计与建模、工程项目管理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管理评价、项目管理、运营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

计算机学院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13人,专兼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6人,博士7人,硕士68人,客座教授8人。拥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自贡市杰出创新人才1人,自贡市优秀专家2人。有“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慧旅游四川省旅游重点科研平台”、四川省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以及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中心、自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中心等市级、校级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市厅级项目8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9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励20余项。承担完成了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5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11项;出版各类教材、专著、教学参考书30余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

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先后与Cisco(美国)、中软国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金蝶软件、亿道电子、北京凌阳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产学研基地。“思科网络学院”2010年获得思科公司大中华区“最佳学院奖”荣誉。亚信联创、神州数码思特奇、中科软、易思博、博彦科技、达内科技等六家知名IT企业联合授予四川理工学院2012“校园英才”名企定制就业人才培养基地。近3年来,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20余人次,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5项。学生毕业就业于网易、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优酷网、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IBM等知名企业。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Z3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

主要研究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的建模理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

1.培养目标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保持身心健康。

2.主要研究方向

01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的建模理论、0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03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04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05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3.主要课程

政治理论课、英语、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系统建模与分析理论与方法、面向对象原理与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原理、模式识别、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企业信息化及其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等。

4.就业方向

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从事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开发、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学科方向,主要研究电子商务设计、管理、营销方法和技术;信息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包括:电子商务技术、现代商务实现方法及应用研究、电子商务战略及决策、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战略管理、信息分析与信息挖掘方法研究。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从事信息管理所需要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体系,掌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的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运行管理的能力,培养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能胜任工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

2.主要研究方向

01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02电子商务与物流、03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04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05决策支持系统、06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3.主要课程

政治理论课、英语、管理运筹学、信息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智能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联网技术及在电子商务中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专题、电子商务模式与战略等。

4.就业方向

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工作,能够从事现代经济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始建于1985年土木工程学院,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已成为我校具有自身特色的二级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科学程、工程造价。学院在校学生2500余名。学院下设三个教学系:土木工程系、城市与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管理系;六个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给水与排水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概预算模拟实验室、升拓理工无损检测综合试验室、BIM/BQIM(建筑质量与健康信息化模型)实验室;一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中心)以及四川理工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所。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名,外聘教师22名,其中教授12名(包括一名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副教授22名,高级工程师8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接近50%;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三年科研经费500余万元。鉴定成果4项,申请专利近10项,编写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核心期刊200余篇。

土木工程学院正继续建设成为在川内有影响的、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面向地方行业教学—研究型学院。

(二)学科专业简介

★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我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之一。将管理、经济、贸易、环境、工程、信息、法律有机地结合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群;学科研究方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

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以现代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为理论指导,以工程项目科学管理为目标,针对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新问题,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重点研究: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绿色建设管理模式、大型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项目管理资源综合集成模式、理论与方法。 以及交通、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期健康状态的监测、评估等工程问题。

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还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建筑工程技术知识,研究现代城市房地产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包括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索赔与反索赔问题、工程效益成本分析、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管理问题。

1、培养目标

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方向注重管理理论与建设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建设工程实践管理能力,能够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建设工程实践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建设工程与项目管理

3、主要课程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高级经济学、战略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统计与建模、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

4、就业方向

政府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

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理学院由数学、统计学和物理学三个一级学科构成,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拥有统计与决策和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另外有11位教师在外攻读博士学位,有硕士生导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自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近年来,学院努力营造科学研究氛围,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国内专业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5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220余篇;获专利18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地厅级项目60余项;现有《数学建模》和《大学物理》2门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3门。

学院拥有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非线性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研究所、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完备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3000 m2,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常规仪器总价值500余万元。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Z2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控制科学与工程)

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从非线性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观点出发,研究解决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等各种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分析、规划、设计、控制及工程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为重要特征的复杂性学科。

1、培养目标

培养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

2、主要研究方向

01神经网络与非线性信息处理、02运筹与优化

3、主要课程

控制理论基础、运筹学通论、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计算方法、向量优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建模与系统仿真、控制设计中的算法实现等。

4、就业方向

在高科技领域和工程应用领域,从事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科学计算、金融数学、工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系统开发、优化控制与管理,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1201Z4统计与决策(管理科学与工程)

统计与决策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目录外二级硕士点,主要研究金融统计、运筹与优化、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最优决策、风险管理与决策、战略投资与经济预测的决策方法、经济系统统计与决策。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较为扎实的从事统计与决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统计与决策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能力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实践的高层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02 决策分析及应用、03统计建模

3、主要课程

应用数理统计、决策理论基础、统计学通论、经济预测与决策、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统计与建模、高级运筹学Ⅱ、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数据分析与挖掘等。

4、就业方向

统计与决策硕士研究生可以在金融领域、企业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优化决策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再生资源化工、绿色化学与技术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化学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学校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中心)、四川省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绿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研究所等重点科研平台。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3人,其中教授20人(含兼职教师3人)、副教授18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四川省“百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自贡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学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2人。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自贡市科技局重点项目等100余项,完成省级、校级教改项目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20余篇,发表教改论文35篇,出版教材8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件。现有《无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完备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8000 m2。除可共享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大精设备外,学院实验中心拥有Algacount 多功能生物检测仪、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总有机碳/总氮测定仪、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下光合速率测定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速离心机、制备色谱、表面光电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精密仪器,总价值2000余万元。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秉承“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Z1再生资源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

再生资源化工是随着世界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专业针对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瓶颈问题(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化学化工技术手段,融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废物为研究对象,以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研究目标,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化工、环境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固废、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发、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与选型等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02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3、主要课程

高等反应工程、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集成、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工矿企业、设计院、环境保护、科研院所和各级各类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关于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营管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0817Z4绿色化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绿色化学与技术是一门由化学、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致力于经济技术上可行、能采用可循环的原料、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对人类无害的环境友好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其研究主要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及其技术研究。它是以“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为反应路线设计策略,以“化学反应的清洁性”为绿色化工生产工艺,以“绿色技术”为清洁生产技术手段,以“化学生产的可持续性”为化工发展战略,以“环境友好、安全无害、物美价廉”为绿色产品标准,以“高活性、高选择性、专一性的绿色催化剂”为现代化学工业的核心技术。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绿色化学与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工过程绿色化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对绿色化学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熟练阅读相关外文文献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2、主要研究方向

01绿色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02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3、主要课程

绿色化学技术、工业催化、化工热力学、绿色能源、现代催化研究方法、现代有机合成、功能材料、近代测试技术、高分子新材料和新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与进展、环境质量评价与检测等。

4、就业方向

绿色催化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可以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化学、化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4名,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占90%以上。拥有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2人;拥有腐蚀与防护省级教学团队、材料失效分析与耐蚀集成技术省级创新团队,已形成一支治学严谨、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学院下设材料教研室、防腐教研室和材料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拥有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现有本科与研究生在校学生1000余人。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类专业前身为上世纪70年代开办的腐蚀与防护本科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我校腐蚀与防护专业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置的该领域本科专业,在国内具有广泛知名度与美誉度。学院现有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材料实验中心,拥有实验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建有材料腐蚀电化学、材料先进表面技术、耐蚀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高温腐蚀、新型碳材料、防腐蚀工程应用技术等研究室,为学生培养、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院贯彻教学、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强调科研对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学院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完成校级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90余篇,出版教材8本,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Z3 腐蚀与防护(化学工程与技术)

腐蚀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渐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甚至突发灾难性事故,危及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人类无法根除腐蚀,但可以控制腐蚀。据估算,通过积极推广采用现有防腐蚀工艺与先进的新型耐蚀材料、防腐蚀新技术,可以大大延长设备与装备的使用寿命,减小和避免突发腐蚀事故的发生,减少腐蚀损失约30%左右。目前,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新工业化、节能环保,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腐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培养高水平腐蚀与防护硕士研究生,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材料、化学工程背景,能够从事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腐蚀电化学、02材料表面技术、03化工新材料

3、主要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高等化工热力学、近代分析测试技术、腐蚀电化学原理、材料化工技术进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于到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

0817Z5材料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化学工程是一门以材料、化学、化工为基础,运用化学工程的理论“做”材料和“用”材料,通过宏观易控条件对产品的微结构进行调控,降低材料生产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材料的高质量、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保障,涉及化学与化工、物理、材料科学、材料工程、表面科学、计算数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交叉渗透所形成的新型应用科学。新材料、新能源、化工、核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等是今后工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在这些关键领域,如何调控、降低材料生产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材料的高质量、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需要大量的材料化学工程高层次人才的支撑。新材料与化学工程的交叉融合是发展的趋势,也是缓解我国过程工业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瓶颈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培养高水平材料化学工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目标

培养在材料、化学、化工及相关行业中独立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的高层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功能高分子材料、02功能薄膜材料、03新型碳材料

3、主要课程

材料化学工程理论、数值分析材料制备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化工新材料与技术进展、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于到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质,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可分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当今,材料、能源、信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新材料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之一。目前,已确定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材料在高强、高韧、耐热、耐磨、耐腐蚀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材料与环境材料的协调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研究和解决材料的质量和工程问题,不断挖掘材料的潜力,将成为材料生产技术改造的重点。因此,培养高水平的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材料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材料、化学工程背景,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材料表面技术、02特种高分子材料、03碳及碳化物材料、04防腐蚀工程

3、主要课程

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材料成型与加工、材料近代研究方法、腐蚀控制技术、材料近代研究方法、材料先进表面技术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于到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管理等工作。

美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美术学院是四川省最早开办美术专业的办学点之一,1992年原国家教委艺术司考察组曾给予“办学认真,师资力量强”的好评。学院拥有一支教学严谨、科研能力强、充满生气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50余名,其中专兼职教授、副教授20余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40余人。

2014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领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美术领域中国画、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达1400余人。

学院以开放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艺术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近年来,教师作品分别入选“第七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中国画展”、“中国漆画展”、“秘鲁国际海报展”、“索菲亚国际舞台戏剧海报三年展”、“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设计展”、“意大利都灵Today is already tomorrow 国际海报展”等并获奖;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入选2010年“GSSP(金曦奖)国际设计大赛”、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第二届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等展览并获奖。

三十年的办学为地方彩灯行业培养了大批设计、制作人才,为名扬天下的“自贡灯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学科专业简介

135107美术(专业学位)

美术是以造型艺术为分类,注重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型应用性学科。我校美术类艺术硕士培养以实践性和应用型为特征,以专题创作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创作过程及理论总结完成教学。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带领学生完成若干作品,结合创作实践提高理论研究的能力。研究生在规定修读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完成课程学习、主题创作、毕业作品展览等相关环节工作,成绩合格者可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美术造型能力,掌握相关领域美术创作的基本技法和观念,关注当代艺术思潮发展,具备独立的创作能力;同时,立足中国彩灯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针对相关企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特色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美术创作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中国画

深入研究中国画传统,以创作实践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探索中国画的当代表现内容和形式,熟悉当代中国画发展趋势,掌握中国画当代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关注中国民俗民间艺术现代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创作。

02油画

深入研究油画传统,以创作实践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探索油画的当代表现内容和形式,了解并掌握当代中国油画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油画当代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关注中国民俗民间艺术现代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创作。

3、主要课程

艺术原理、艺术思潮与流派研究专题、中国画写生研究、中国画语言形式研究、中国画创作研究、素描研究、油画写生研究、油画创作研究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学校、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单位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工作。同时,针对中国彩灯民俗民间艺术现代发展,毕业生能在彩灯民俗文化企业中从事美术创作相关工作。

135108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是以现代艺术设计为主体,不同科学间的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艺术硕士领域。我校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培养以实践性和应用型为特征,以设计实践案例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具体项目实施及理论总结完成教学。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带领学生完成若干项目,结合设计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在规定修读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完成课程学习、毕业设计、毕业作品展览等相关环节工作,成绩合格者可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具有艺术设计相关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本领域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具备独立的创意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立足中国彩灯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针对相关企业的实际需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特色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视觉传达设计

以艺术设计理论为指导,以承担平面媒体项目实践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和应用技能。同时结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以彩灯艺术视觉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路及方法。

02环境艺术设计

以艺术设计理论为指导,以承担景观工程项目实践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和应用技能。同时结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以彩灯艺术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思路及方法。

3、主要课程

艺术原理、艺术思潮与流派研究专题、图形语言与创意设计、视觉传媒设计与实践、品牌设计与推广专题、室内设计创新方法与实践、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专题、彩灯景观设计专题等

4、就业方向

本硕士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艺术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工程实践、项目管理等工作。同时,针对中国彩灯民俗民间艺术现代发展,毕业生能在彩灯民俗文化企业中从事设计、制作、策划、管理等相关工作。

音乐学院

(一)学院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音乐学院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办学实力位居四川省高校音乐专业前列,艺术教育成果丰硕。1992年原国家教委艺术司考察组曾给予“办学认真,师资力量强”的好评。近年来,学院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特色,突出优势,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4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33人获硕士学位。音乐学院师生在“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推新人大赛”、“中国音协第三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大赛”、“‘海伦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学钢琴专业教师演奏邀请赛”、“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芬兰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基辅国际钢琴公开赛”、“美国德彪西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教师们承担了科研、教改项目近40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音乐作品、教材近20部。

学院以“扩外延、抓内涵、引外力”为发展主方向,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际大赛获奖者范竞马;著名钢琴家、指挥家、中央爱乐乐团驻团指挥和钢琴独奏石叔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小勇;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沈文裕;中央音乐学院张前、于红梅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周荫昌教授;美国特洛伊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施坦威艺术家杨惠婷博士;意大利都灵威尔第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尼可•莫奈力;意大利巴里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著名歌手维多利亚•鲁姆勒等音乐大师曾来我院举办大师班或讲学。我院已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教师互访、学术活动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二)学科专业简介

135101音乐(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培养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音乐表演、音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钢琴

在不断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同时,深入研究钢琴演奏艺术,提高钢琴音乐语言与情感表达能力,关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方向,开展中国钢琴作品艺术风格研究活动。以艺术实践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并具备独立进行高水平表演或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艺术人才的目标。

02声乐

在不断提高演唱技巧的同时,深入研究声乐理论与表演技能,提高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的能力,同时,关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艺术实践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并具备独立进行高水平表演或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艺术人才的目标。

3、主要课程

艺术原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钢琴、钢琴伴奏、声乐、声乐舞台表演、和声学、中西方音乐史论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艺术团体、院校、文化馆站、音乐媒体、文化行政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创意、艺术表演、实践活动等工作。同时,针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毕业生能在相关领域从事艺术活动管理、音乐编辑与策划等相关工作。

法学院

(一)学院简介

法学专业是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法学是学校首批重点特色建设学科,法学专业是学校首批重点特色建设专业,现拥有法治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及“四川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设立在法学院。我院是“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法学院拥有一支教学严谨、科研能力强、积极进取和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讲师15人,助教5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博士后3人。

法学院高度重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科学研究能力强,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法学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省内外政府机关、司法实务部门、各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学科及专业简介

0351法律(专业学位)

运用法学的理论与方法,以致用、实务为指向,从我国基层法律运行现实与技术创新保护的国情出发,研究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与反馈等各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互动关系,推进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035101法律(非法学) (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秉公执法、公平正义、高效经济、严肃文明的法律信仰和法律伦理,全面掌握司法实务的法律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知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与科研水平,知识扎实、实际运用技能熟练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性法治人才。

2、研究方向

01基层司法实务

掌握从事基层司法实务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强化从事基层司法实务工作所要求的知识与方法、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和职业技术等能力,能够胜任审判实务、检察实务、律师实务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

3、主要课程

法学核心课程、法学前沿问题、司法理论与实务、诉讼法学、科研活动、司法实践。

4、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司法部门、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

035102法律(法学) (专业学位)

1、培养目标

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联动全国,针对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律运行环境和发展趋势,整合相关法律教育资源,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实务部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具备实务操作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创新意识,独立从事法律职业事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性法治人才。

2、研究方向

01法律实务 掌握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必需的法学知识与应用技能,强化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要求的知识与方法、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和职业技术等能力,能够胜任审判实务、检察实务、律师实务等司法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

02知识产权法务 掌握从事知识产权法务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加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所要求的知识与方法、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和职业技术等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专业知识、法律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能阅读知识产权专业外文资料,能够胜任有关知识产权法务工作岗位任职要求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

3、主要课程

法学核心课程、法学前沿问题、司法理论与实务、诉讼法学、科研活动、知识产权保护专题、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司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

1201Z3法治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运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法律本身及其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我国法治实践特别是基层法律运行的现实国情出发,研究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与反馈等各子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互动关系,推进我国特别是西部基层法治建设的科学发展。

1、培养目标

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针对基层特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律运行环境和发展趋势,整合相关法律教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满足基层法治建设对应用型、复合性和特殊适应性需要的高端法治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法律适用

研究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规范、公正与效率问题,通过借鉴科学管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探索和解决基层法院在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和审判业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02法律监督

研究人民检察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规律及其应用问题,通过运用系统科学与方法,研究基层检察机关内部职权配置和外部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基层检察院的科学发展,切实肩负起法律监督的宪法职能。

3、主要课程

法学核心课程、法学前沿问题、审判理论与实务、检察理论与实务、诉讼法学、司法改革研究、制度法学等。

4、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司法部门、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

人文学院

(一)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现有5个系,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应用心理学、历史学和学前教育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教育学、历史学3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1200余人。2012年取得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议权;2015年取得教育学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议权。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的“院校研究与教育管理”学科方向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博士、硕士50人。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学院聘请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共计29人,其中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1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院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禅宗诗书画乐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口述史研究所四个特色鲜明的校级科研机构。拥有实验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等多个教辅机构,有广播电视基础技术实验室、媒体制作室、心理咨询室、蒙氏工作室、情绪宣泄室、琴房、练功房、综合技能与创意等多个实验室。学院建设的“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于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我校唯一一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综合类)。近年来,我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00余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建成“现代汉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等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我院教师在“四川省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和“四川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中荣获10余个奖项。

(二)学科及专业简介

045120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设置紧密结合了职业院校教学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理论+企业实训”的理念,专业学习实行三导师制(教育教学导师、专业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方式,聘请了大量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本领域包括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五个方向。

1、学前教育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学前教育技能方法,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2)主要课程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职业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课程论、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师教育

(3)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学前教育行业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工作。

2、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基础理论,了解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具备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所需的先进教育理念及多维度、多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2)主要课程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职业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德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3)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企事业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工作。

3、加工制造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扎实的加工制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2)主要课程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职业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3)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工作。

4、信息技术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专业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从事中、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2)主要课程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职业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智能计算(粗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线性系统理论、模式识别原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系统工程、智能控制原理。

(3)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工作。5、财经商贸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的财经商贸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的财经商贸知识和专业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从事职业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和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2)主要课程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职业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市场营销策划、财务分析与决策、战略与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实用商务数据分析与预测、商务谈判。

(3)就业方向

学生可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工作。

★院校研究与教育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院校研究与教育管理归属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我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我校“十三五”规划建设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将管理、经济、贸易、环境、工程、信息、教育、法律有机地结合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群。培养具有扎实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理论基础、社会适应性强、具备相应实际工作能力,深受社会欢迎的创造性高级专门研究人才。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素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和高教管理领域研究新进展和实践发展趋势,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够适应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社区教育管理等公共教育事业高水平管理和科研工作。

2、主要研究方向

01院校研究与教育管理 主要研究院校转型与发展、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技术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高等教育统计与建模、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等。

3、主要课程

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大学发展战略与管理、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价、高级管理学、高级经济学、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统计与建模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各类高等院校、政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教育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学习组织、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战略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教育过程优化、学校管理评价、科研项目管理、教育统计建模、院校运营管理等工作。

经济学院

(一)学院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学院是一个拥有硕士、本科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拥有产业组织与规制(学术型硕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投资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经济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5人,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6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1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7%;硕士生导师15人。学院还聘请了近10名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作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经济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民政部、四川省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了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重大课题和省委省政府部门委托的重要研究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SCI、SSCI、EI、CSSCI和CSCD等收录论文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30余篇;先后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余项,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农经教指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学院建有多个高层次科研教学平台。经济学院拥有自贡市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产业转型与创新研究中心”和四川省旅游局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厅级研究平台。学院实验设备、软件、图书资料齐全,为各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训和研究条件。同时,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遂宁市农商行、沿滩区农林局、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海关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学院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在研究生、本科生的交换、派出及学位互认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同时也接收外国留学生。

(二)学科专业简介

1201Z2产业组织与规制(管理科学与工程)

产业组织与规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主要运用管理科学、运筹学、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工程、规制经济学等理论,系统研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产业部门的产业布局与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政策、产业规制、特色产业培育、资源保护开发等问题。

1、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产业组织与规制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产业组织与规制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实践的高层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产业规制

研究我国产业部门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模式转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实现高效低耗、节能减排的规制理论、规制方法和规制政策;探索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中的城乡统筹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规制理论和方法;探讨产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的规制、规划与战略。

02产业组织与竞争

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各类产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在工业化、市场化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产业环境、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与规划、产业转移和产业政策等宏观问题;从产业竞争的视角探讨产业组织理论涉及的市场结构、竞争结构、垄断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等中观问题。

3、主要课程

高级管理学、高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战略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统计与建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4、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产业组织、区域规划、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管理评价等工作。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