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孔子提出融合性的建政学说
孔子的学说,主要从《论语》和《史记三家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古籍资料里得到认识。概括的说,孔子的学说是以培养管理人才为目的建政学说。在孔子的学说里,继承着春秋早期管仲的建政改革思想,继承着前辈老子,或者是同时代的辩证思想道学传统,形成树“德”为前提,“仁”的建政学说。孔子的学说,囊括包括后来墨学在内的诸子百家思想,因此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地域族群诸多思想流派的源发基础。
孔子的学说明确地提出,维护国家政权的统治秩序,制定法规制度,遵守法规制度,“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由此实现仁德和谐的社会境界。因此,孔子学说的核心动机是,维护国家政权统治秩序的有序稳定。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推动下,提出以“德”、“仁”为中心目的,培养教育人的主张。“德”是培养教育人的前提,有“德”才能实现“仁”的治政动机。“德”是人的秉性的培养,“仁”是爱人的身心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爱人民的身心行为,才能制定出适合国家政权建设需要的法规制度,才能管理好国家。这就是孔子用“仁”建政国家的核心内涵。
在这个核心内涵里,“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自觉地约制自己,实现有秩序的生活,才能有爱护自己,爱别人的心思行为,才能实现和谐生活的境界。孔子的学说,是有实践效果的,对政权建设积极有效,所以孔子的学说散发着活力,影响着今天。
3、孔子学说的时代作用
“礼崩乐坏”的动荡年代,维护秩序,谋求民众生活的安定,是时代的需要。管仲改革使齐桓公称霸于一时,无法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对旧的宗法等级统治制度的冲击而衰落。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以及辩证思维,在孔子的思想形成过程里,成为“无为而治”(《论语·灵公》)的治政管理思想,成为实施有秩序管理的境界。
虽然孔子的学说不被当时忙于扩展的诸侯接受,但是孔子呼吁秩序,崇德爱民地培养管理人才,得到时代的认同。大量的学子求学于他,各国诸侯尊重于他,并且在鲁国任高级官员实践思想主张取得成效。例如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会谈时,孔子明确地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的思想主导,强调武备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支柱,既保护国君的安全,又把齐国侵占鲁国的国土要回来,显示孔子重视国家军备的建政思想是实际有效的。
但是时代局限孔子找不到施政位置,受到冷遇。因为孔子推动教育传播文化,所以自尧舜禹及三代传承下来的华夏族群文化思想得到整理传播,影响后代思想家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使得华夏族群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合理的总结和凝聚,使得孔子成为传承华夏族群文化的奠基人,起着带动变革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引导华夏族群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更多信息请查看哲学范文